航天工程
603698 |
0.9%
|
最新:16.75
开盘:16.5 昨收:16.6 |
开盘%:-0.6%
振幅%:2.35% 换手%:0.38% |
最高:16.89
最低:16.5 量比:0.69 |
总市值:90 亿
流通值:90 亿 成交额:5 亿 |
公司概况
航天工程,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家专注于航天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推动航天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的航天产品和服务。
业务领域
火箭发射服务:航天工程提供全方位的火箭发射服务,包括卫星发射、空间探测等,满足国内外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卫星应用:在卫星应用领域,航天工程拥有成熟的卫星制造、运营及应用技术,为政府、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全面的卫星解决方案。
航天技术研发:公司持续投入航天技术研发,推动技术创新,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股市表现
近年来,航天工程股票在股市上表现稳健,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随着航天产业的不断发展,公司股票的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
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国政府对航天事业的持续投入,航天工程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结:
航天工程作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业务经验,在股市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未来,公司有望在航天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神二十乘组领命出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出发”命令,陈冬、陈中瑞、王杰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
【神舟二十号主要目的发布 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4月23日电,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今天(4月23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将于4月23日上午召开】4月23日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定于北京时间4月23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任务有关情况。
【中英主管部门间第六次卫星网络协调会谈在深圳举行】4月18日电,为支撑我国航天工程建设,推动我国卫星网络国际协调进程,2025年4月8日至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与英国主管部门在深圳召开了双方第六次卫星网络协调会谈。中英双方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框架下,就120余项议题开展了磋商,涉及L、S、C、X、Ku、Ka、Q/V等频段,涵盖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气象、卫星导航等业务。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共识,签署了会议纪要,进一步推动了双方卫星系统的频率兼容共用。
【国家航天局:2025年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4月17日电,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刘云峰副司长介绍了今年中国航天工程重点任务,2025年,天问二号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中国与欧洲合作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简称“微笑卫星”)将揭示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变化规律;中意电磁监测卫星02星将择机发射,服务地震研究。
【航天工程: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46% 拟每10股派1.08元】航天工程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9%。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8元(含税)。
【2025年载人飞行任务发布】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扎实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为推动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2025年,工程规划了2次载人飞行任务和1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执行2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相关训练。与此同时,瞄准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目标,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央视新闻)
【2025年载人飞行任务发布】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扎实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为推动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2025年,工程规划了2次载人飞行任务和1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执行2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相关训练。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180余项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开创性成果。
【中巴签署选拔训练航天员合作协议】2月28日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天,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关于选拔、训练巴基斯坦航天员并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合作协议》,开启了中巴两国在载人航天领域深化合作的新篇章,迈出了中国选拔训练外籍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第一步。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政府将首次为外国选拔训练航天员,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位外籍航天员造访。按计划,双方将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选拔工作,巴基斯坦航天员将在中国接受全方位的系统训练。根据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规划安排,将在未来几年内择机安排巴基斯坦航天员与中国航天员一道进入中国空间站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我国今年将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1月20日电,我国今年将发射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两艘载人飞船和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日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这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任务标识。根据飞行任务规划,我国今年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均由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径向端口,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前向端口。今年下半年,我国还计划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飞船发射后将对接于核心舱后向端口,主要上行航天员驻留物资、舱外服等出舱消耗物资,保障平台安全运行的维修备件和推进剂、应用任务各类载荷和样品;下行在轨废弃物。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7日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空间站内设备检查维护、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第二次出舱活动准备等工作,承担的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等领域实(试)验项目稳步推进。目前,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央视新闻)
【我国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未来将陆续开展千余项研究项目】我国于12月30日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后续将根据实施进展情况按年度例行发布。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目前,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首批空间科学、应用实验与技术试验项目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截至2024年12月1日,已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2吨科学物资,下行实验样品近百种,获取科学数据超过300TB,取得了国际上首次获得空间发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前体细胞、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冷原子干涉陀螺、国际上首个建立高通量在轨微生物防控试验平台、国际上空间水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时间等多项开创性成果。据介绍,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将在今后10-15年的运营中陆续开展千余项研究项目,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推动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新华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12月30日电,在即将迎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年)。《报告》指出中国空间站作为我国覆盖空间科学相关学科领域最全、在轨支撑能力最强,且兼备有人参与和上下行运输等独特优势的“国家太空实验室”,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近地空间研究设施,计划在轨稳定运行十年以上。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将持续深化基础生物学、生物技术及转化、生命生态、生命起源研究,重点部署哺乳动物太空孕育、密闭生命生态等方向,进一步揭示和认识空间环境对生命各层次的影响机制和响应变化规律,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药物干预和研发、合成生物制造等先进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7日21时57分,经过9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出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航天员蔡旭哲时隔两年再度漫步太空,宋令东成为我国首名进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央视新闻)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一次出舱活动】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一次出舱活动。(央视新闻)
【制氢装备新突破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发布2000标方碱性电解制氢装备】12月8日电,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航天工程在氢能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式发布了HTJS-ALK-2000/1.6型号碱性电解制氢装备,能够满足大化工和新能源等应用场景的广泛需求,制氢效率与运行稳定性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每小时设计产氢量达2000标立方,相比原有产品制氢效能高出一倍,稳定制氢量范围为每小时800~2200标立方。
【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21日在深圳召开的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上表示,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载人登月任务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深化论证,目前全面进入了初样研制阶段。“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载人月球车等初样产品正在紧张研制过程中。不少初样产品已经研制出来,正在进行相关测试。”周建平说。(新华社)
【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11月21日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21日在深圳召开的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上表示,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载人登月任务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深化论证,目前全面进入了初样研制阶段。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等,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载人月球车等初样产品正在紧张研制过程中。不少初样产品已经研制出来,正在进行相关测试。”周建平说。
【中日无线电主管部门举行第十六次卫星网络协调会谈】11月19日电,2024年11月11-15日,为支撑我国航天工程建设,推动我国卫星网络国际协调进程,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与日本无线电主管部门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十六次卫星网络协调会谈。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框架下,中日双方就70余项议题开展了磋商,涉及UHF、L、S、C、X、Ku、Ka、Q/V等频段,以及卫星通信、北斗导航、卫星气象等系统,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并签署了会议纪要。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11月16日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6日2时3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八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后续,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进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