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建
601611 |
-0.21%
|
最新:9.29
开盘:9.29 昨收:9.31 |
开盘%:-0.21%
振幅%:0.64% 换手%:0.52% |
最高:9.34
最低:9.28 量比:0.53 |
总市值:280 亿
流通值:280 亿 成交额:30 亿 |
公司概况
中国核建是中国核工业集团的重要成员,专注于核电工程、核能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建设与服务。自成立以来,公司积极参与国内外核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
业务领域
核电工程建设:中国核建是核电工程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承担了多个国内核电项目的建设工作,包括核电站的土建、安装及调试等关键环节。
核能技术研发:公司在核能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致力于提高核电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推动核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国际市场拓展:中国核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海外核电项目的竞争与合作,提升了公司在国际核电领域的影响力。
财务表现
近年来,中国核建的财务状况稳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
投资价值
行业前景广阔: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核电作为一种低碳、高效的能源形式,其发展前景广阔。
技术实力突出:中国核建在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实力和经验优势。
政策支持:国家对核电产业的政策支持为中国核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际合作: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风险提示:尽管中国核建具有诸多优势,但投资者仍需关注核电行业的政策变动、技术风险以及市场竞争等潜在风险。
{总结}
中国核建作为中国核电建设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其在核电工程建设、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同时,投资者也需关注核电行业的潜在风险,审慎决策。
【龙芯中科与中国核建达成全面战略合作】8月1日电,据龙芯中科官微消息,近日,龙芯中科与中国核建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探索展开信创全栈产品的测试与开发,为核工业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中国核建:截至6月,累计新签合同871.49亿元 累计营收531.84亿元】7月15日电,中国核建(601611)7月15日晚间发布经营情况简报,截至6月,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871.49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31.84亿元。
【中国核建: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871.49亿元】7月15日电,中国核建(601611.SH)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新签合同871.49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31.84亿元。
【核电板块早盘活跃 融资客加仓的核电概念股出炉】7月14日电,早盘核电板块活跃,中核科技涨停,融发核电、中国核建、中广核技、哈焊华通等涨幅靠前。消息面,近日,我国天然铀生产新突破,“国铀一号”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高盛发布的研报指出,核电迎来十年黄金周期,铀矿市场迎来结构性短缺时代。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目前核电概念股中,有6股已经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永鼎股份、海陆重工、上海电力、沃尔核材的业绩均预喜。从资金面来看,7月以来,10余只概念股获得融资净买入,其中永鼎股份、东方锆业、永兴材料、雪人集团等个股的净买入额居前。
【核电板块盘初活跃 中核科技涨停】7月14日电,早盘核电板块活跃,中核科技涨停,常辅股份、科泰电源、中广核技、哈焊华通、中国核建等涨幅靠前。消息面上,近日,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突破,将有力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
中国核建:子公司签署广东台山核电3、4号机组核岛及BOP土建工程合同。
【鑫宏业:子公司中标4234.12万元电力电缆采购项目】6月26日电,鑫宏业(301310)6月26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华光于近日收到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发出的中标通知书,江苏华光在项目名称为“中国核建-中核二三漳州项目部3、4号机组电力电缆采购”的招标中被确定为中标人,中标金额合计4234.12万元。
【鑫宏业:子公司中标4234万元中国核建电力电缆采购项目】6月26日电,鑫宏业(301310.SZ)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收到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发出的中标通知书,江苏华光在“中国核建-中核二三漳州项目部3、4号机组电力电缆采购”的招标中被确定为中标人,中标金额合计4234.12万元。该项目属于公司主营业务,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积极影响。但截至公告日,该项目尚未签订正式合同,具体内容和执行情况以双方签订的正式合同为准。
【欧盟拟扩大核电容量,高增长潜力股数量稀缺】6月16日电,欧盟委员会近日表示,欧盟国家扩大核能计划将需要2410亿欧元(约合2780亿美元)投资,并需设立新的融资工具,以降低私人投资者面临的高成本风险。欧盟委员会在一份投资需求分析草案中称,欧盟国家已制定计划,到2050年将核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98吉瓦提高至109吉瓦。根据5家及以上机构一致预测,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15%的核电概念股仅6只,分别是应流股份、东方电气、西部超导、纽威股份、江苏神通、中国核建。机构预测净利润增速均值最高的是应流股份,达到38.83%。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应流股份是国内核主泵泵壳、核能材料头部厂商,我国核电机组审批台数持续回暖有望拉动公司核主泵泵壳、核能材料需求释放。此外,公司成立子公司聚变新材布局偏滤器等核聚变设备及相关材料,技术领先,行业资本开支上行,有望为公司带来长期收入增量。
【中国核建:公司2025年5月累计新签合同665.06亿元】6月13日电,中国核建(601611.SH)公告称,2025年5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665.06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9.22亿元。
【中国核建于江苏成立智能制造公司】6月11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江苏和能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徐付奎,注册资本3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核建旗下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任正非: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 当然可能还有能源的核聚变】6月10日电,近日,在深圳华为总部,围绕大众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记者一行与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面对面交流。任正非表示,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当然可能还有能源的核聚变。人工智能发展要经历数十年、数百年。不要担心,中国也有很多优势。 (人民日报)
中国核建:截至2025年3月,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541.75亿元,同比增长30.7%,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7.32亿元,同比增长2.67%。
【4月1日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医药,创新药,化学原料药,体外诊断,信托; 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健康中国,核聚变,军工集团,PD-1抑制剂,央企改革; 主力净流入个股前十:恒瑞医药、中航产融、寒武纪、江淮汽车、红宝丽、阳光电源、科伦药业、旭光电子、鲁抗医药、中国核建
可控核聚变概念午后继续走高,兰石重装、哈空调、中洲特材、国光电气、合锻智能、海陆重工、中国核建、雪人股份等十余股涨停。
【人类首座核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厂落子南昌?知情人士回应】近日,《中国核建-中核二三星火1号高温超导混合堆一期工程环境评价报告服务项目采购公告》在招标采购网站发布,也未明确项目的建设时间表。有文章称,该项目由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江西联创光电联合推进,选址江西南昌瑶湖科学岛,目标在2030年前建成并实现并网。据记者多方核查,相关报道存在多处信息失真。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该项目处于前期阶段,以研究为主,后续能否走向商业电站存在很大不确定性。“2030年前将100兆瓦的世界首座聚变-裂变电厂并入电网”更是不可能的任务。 (澎湃新闻)
中字头个股尾盘异动,中成股份直线涨停,中纺标、中国核建、中国国航、中广核技、中铁装配等跟涨
【中国核建:截至2月累计实现新签合同219.43亿元】3月18日电,中国核建(601611.SH)公告称,截至2025年2月,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219.43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01亿元。
中国核建: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签署广西白龙核电项目2号机组核岛安装施工合同
【中国核建:子公司签署广西白龙核电项目2号机组核岛安装施工合同】3月10日电,中国核建(601611.SH)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近期签署广西白龙核电项目2号机组核岛安装施工合同。公司将根据监管要求和项目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谨慎决策。
可控核聚变概念震荡拉升,中国核建冲击涨停,国光电器涨超10%,海陆重工、永鼎股份、合锻智能、西部超导等跟涨
【中国核建:2025年1月累计新签合同150.24亿元】2月19日电,中国核建公告,2025年1月累计实现新签合同150.24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4.90亿元。
【浙江三门核电3号机组钢穹顶吊装成功】1月24日电,据中国核建消息,1月22日10时8分,由中国核建成员单位中核二二承建的浙江三门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屏蔽墙钢穹顶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3号机组核岛土建工程进入尾声。
【中国核建在上海投资成立能源科技公司】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中合华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聂平生,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充电桩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核建间接全资持股。
【中国核建:与中国信达签署《关联交易框架协议》】11月27日电,中国核建公告,公司预计与第二大股东中国信达及其子公司发生关联交易,为规范关联交易管理,现拟就相关交易与中国信达签署《关联交易框架协议》。该事项已经公司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和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协议有效期2年,合作范围围绕中国信达主营业务展开,在协议有效期内为公司提供收购或受托经营资产、盘活底层资产、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服务,协议有效期内交易总量不超过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