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能源
600617 |
0.36%
|
最新:2.77
开盘:2.76 昨收:2.76 |
开盘%:0%
振幅%:1.45% 换手%:0.99% |
最高:2.79
最低:2.75 量比:0.9 |
总市值:53 亿
流通值:49 亿 成交额:18 亿 |
公司概况
国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企业,致力于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公司业务涵盖天然气供应、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等多个方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先进的技术实力。
股市表现
作为能源行业的一员,国新能源的股票在近年来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其股价随着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同时,公司良好的基本面也为股价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 主营业务
国新能源的主营业务包括天然气长输管网的建设和运营、城市燃气项目的开发和投资等。公司在天然气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
# 技术实力
国新能源在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等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发展战略
国新能源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应用和推广。公司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通过加强产业链整合、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总结
国新能源作为一家专注于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企业,拥有良好的基本面和技术实力。其股价在市场上的表现稳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未来,随着清洁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国新能源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summary}
国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在股市上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公司凭借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明确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未来有望成为清洁能源市场的领军企业。{/summary}
【机构:市场规模扩大推动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出口增长逾两倍】7月31日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产新能源厢式货车、卡车及公交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0%。这与更广泛的市场增长相一致,机构估计,今年中国以外地区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同比增长一倍,达约45万辆。
【华能国际:上半年境内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2.37%】7月15日电,华能国际(600011)7月15日晚间公告,初步统计,第二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990.4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4%;上半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上半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85.27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69%。上半年,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为84.64%,比去年同期下降2.27个百分点。公司电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持续增长,促进新能源电量同比增长;但受供需整体宽松、全国新能源装机增长等因素影响,公司煤电机组电量同比降低,导致公司电量同比下降。
【300台纯电物流车启运欧洲 中国新能源技术加速出海】7月15日电,7月15日,上海海通码头举行新车发运仪式,300台纯电物流车首批车辆正式启运欧洲。这批纯电物流车搭载行业首创的纯电动专属平台,城市道路续航超400km,30分钟可充电至80%,满足欧洲物流企业对续航与补能效率的要求,同时产品设计根据当地使用场景需求进行了场景化优化开发。这批新能源物流车与全球绿色物流的深度融合,将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注入中国“加速度”。(央视新闻)
【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从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持续增长,获高新技术及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占比均高出全国企业总体水平,表明检验检测专业化能力稳步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特征更加鲜明。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我国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6025家,行业占比11.36%,为全国企业平均占比的14.95倍;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的机构1500家,行业占比2.83%,为全国企业平均占比的11.32倍。同时国产仪器设备技术自主创新取得突破,截至2024年底,检验检测机构共有仪器设备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同比增长4.11%,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体现我国核心检测设备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央视新闻)
【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 同比增长27.86% 创历史新高】7月14日电,据公安部统计,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562.2万辆。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553.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9.23%。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44.97%。
【这一领域人才缺口高达上百万 智驾工程师供需比仅0.38】7月13日电,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高达上百万,智驾工程师供需比仅为0.38。(央视新闻)
【中汽协付炳峰: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1600万辆】7月11日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峰今日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达到10%。展望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600万辆,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有望超过50%。(记者 徐昊)
【商务部再回应所谓“产能过剩”论调】7月10日电,7月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就欧盟领导人涉华“产能过剩”相关言论回应表示,首先,衡量是否产能过剩,不能单纯以产量和出口量作为标准。其次,中国新能源产业从全球视角和中长期看,并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反而有产能缺口,欧方指责毫无道理。再次,中方一直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最后,中国的绿色产品非但没有冲击欧盟市场,反而助力欧盟绿色转型,令欧盟产业和消费者受益。因此,过剩的不是中国的产能,恐怕是欧方因为长期研发投入不足、产业竞争力下降而引发的过度焦虑。何咏前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之间将有重要高层交往议程,希望欧方不带情绪和偏见地看待双方经贸关系,少指责、多沟通,少保护、多开放,少焦虑、多行动,凡事多商量,少去贴标签。中方愿与欧方一道,以中欧建交50周年为契机,相互扩大双向市场准入,加强政府采购和出口管制对话,深化产供链合作,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支持世贸组织就产业补贴政策开展讨论,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2024年末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7月9日电,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绿色生活方式持续转变。2024年末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实现了扩投资、促消费和节能降碳的有机结合。
【享界发布新LOGO并预告秋季旅行车上市】在7月8日晚举行的享界星享用户之夜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与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透露,享界S9在6月单月交付量突破4000台,成功摘得售价30万元以上中国新能源汽车轿车市场销冠,双方还揭晓了享界品牌全新标识。此外,余承东同步宣布,享界品牌旗下全新旅行车型将于今年秋季正式投入市场。
【国新能源:累计获得政府补助6775.72万元】国新能源7月4日公告,公司及下属公司山西华新液化天然气集团于2025年7月3日分别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4458万元、2317.72万元,合计6775.72万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9.95%。
【蔚来创始人李斌: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劲】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汽车产品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消费潜力,近年来中国汽车销量稳中有升,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是中国经济充满韧劲的体现;对于未来的汽车消费市场,他非常有信心。(CGTN记者团)
【早知道:特朗普称美越达成贸易协议;上半年A股新开户1260万户,同比增长32.77%】7月3日电,证监会:以做强主场为方向,持续提升A股吸引力竞争力;下月起10万元及以上贵金属现金交易需报告;今年上半年A股新开户1260万户,同比增长32.77%;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硬科技赛道迎来生力军;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乘联分会:预估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29%;2025年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专项行动启动;特朗普称美越达成贸易协议;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标普500指数再创历史新高。
【比亚迪匈牙利电动大巴工厂扩建项目举行奠基仪式】6月27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匈牙利科马罗姆为其电动大巴和卡车工厂扩建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已超1000艘 我国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发展迅速】6月27日电,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快速发展,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实现了规模化应用,总计已超过1000艘。
【乘联分会:6月1日—2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6.9万辆 同比增长24%】6月25日电,据乘联分会消息,6月1日—2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6.9万辆,同比增长24%,较上月同期增长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08.6万辆,同比增长11%。6月1—22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69.1万辆,同比增长38%,较上月同期增长11%,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4.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504.9万辆,同比增长35%。
【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品促中心落户重庆两江新区】记者6月20日获悉,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日前在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聚焦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的专业化机构,不仅将推动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品牌建设与国际化发展上迈出重要一步。(科技日报)
【三部门联合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日前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本年度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要坚守长期主义,不搞“内卷式”竞争,绝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牺牲产品性能、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实现短期的“降本增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日前联合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要求车辆生产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要自觉扛起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围绕产品设计验证、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好风险防范,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车辆,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与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有关各方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遗余力防范化解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提升安全水平,持续巩固产业发展良好局面。 下一步,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推进信息共享,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缺陷调查,加大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监测平台效能,严肃查处企业违规行为,坚决维护产业发展良好秩序,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华社)
【中国驻欧盟使团就欧盟委员会主席在G7峰会期间涉华言论答记者问】6月18日电,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盟委员会主席在G7峰会期间涉华言论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在G7峰会期间指责中国无视全球贸易规则,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本国企业,表示中国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并向全球市场转移过剩产能。G7必须实现关键供应链特别是原材料的多元化,共同应对非市场政策和行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展开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有关言论罔顾事实,充满偏见和双重标准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坚持开放、公平、合规的原则,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产业发展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丰富的人力优势,靠的是真本事,不是靠补贴。中国新能源产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作出重大贡献。所谓“产能过剩”本质上是有关国家担心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意图以此为借口搞保护主义措施,过剩的是焦虑,不是产能。近年来,欧盟不断出台产业政策,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欧洲企业,甚至公开提出优先购买欧洲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30年间,欧盟将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截至2024年已实际发放超过3000亿欧元,欧盟还出台了一系列经贸“工具箱”,当前欧盟正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这需要摒弃双重标准,更多开放合作。建交50年来,中欧合作成果丰硕,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持续为欧洲企业提供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处理贸易分歧,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同时我们坚决反对任何损害中国发展权利甚至牺牲中方利益换取自身利益的企图。
【前5个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220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9.2%】6月18日电,记者今天(18日)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了解到,今年前5个月,我国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快速增长,交易量超过2200亿千瓦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速。最新数据显示,1—5月,我国绿色电力交易量达到2209.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2%,交易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目前,我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新能源总发电量55%以上,超过半数的新能源实现入市。(央视新闻)
【外交部:中国产业发展靠的是真本事而非补贴】6月18日电,6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16日在G7峰会期间指责中国无视全球贸易规则,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本国企业,表示中国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并向全球市场转移过剩产能。G7必须实现关键供应链特别是原材料的多元化,共同应对非市场政策和行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有关言论罔顾事实,充满偏见和双重标准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坚持开放、公平、合规的原则,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产业发展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丰富的人力优势,靠的是真本事,不是靠补贴。中国新能源产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作出重大贡献。所谓“产能过剩”本质上是有关国家担心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意图以此为借口搞保护主义措施,过剩的是焦虑,不是产能。(央视新闻)
【外交部驳斥欧盟领导人涉华“产能过剩”言论:充满偏见和双重标准】6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16日在G7峰会期间指责中国无视全球贸易规则,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本国企业,表示中国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并向全球市场转移“过剩产能”。 G7 必须实现关键供应链特别是原材料的多元化,共同应对非市场政策和行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有关言论罔顾事实、充满偏见和双重标准,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郭嘉昆表示,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坚持开放、公平、合规的原则,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产业发展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丰富的人力优势。靠的是真本事,而不是靠补贴。中国新能源产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郭嘉昆强调,“所谓产能过剩,本质上是有关国家担心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意图以此为借口,搞保护主义措施。过剩的是焦虑,而不是产能。” 近年来,欧盟不断出台产业政策,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欧洲企业,甚至公开提出优先购买欧洲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30年间,欧盟将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截至2024年,已实际发放超过3000亿欧元。欧盟还出台了一系列经贸工具箱。当前,欧盟正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这需要摒弃双重标准,更多开放合作。 郭嘉昆表示,建交50年来,中欧合作成果丰硕,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持续为欧洲企业提供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处理贸易分歧,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同时,我们坚决反对任何损害中国发展权利,甚至牺牲中方利益换取自身利益的企图。”(澎湃新闻)
【3艘船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海域起火】6月17日电,据央视新闻报道,3艘船只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曼湾海域起火。伊朗法尔斯通讯社发布了据称是起火船只的照片。“也门新闻频道”网站引用了一张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下属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火灾信息(FIRMS)的实时卫星照片,显示相关海域疑似起火点。
燃气股快速反弹,国新能源直线涨停,胜利股份、首华燃气、大众公用、蓝焰控股、长春燃气等跟涨。
【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4亿千瓦】6月16日电,截至2025年5月底,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量达到14309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量的52%,全区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继续在全国新能源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