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题前瞻
1、渔业| 据界面新闻,10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关举措,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草案)》。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要依法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新型设施装备,着力提高水产品产量、品质和附加值,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证券时报指出,渔业行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部门,在保障食物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作为全球渔业大国,其市场规模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据统计,2023年中国水产品产量为7100万吨,同比增长3.4%,渔业产值规模约为15689.45亿元,同比增长2.8%。我国渔业仍然面临资源保护压力、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环境复杂等诸多挑战,随着政策立法的引导及消费升级与供给侧改革的推动,我国渔业资源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望进一步打开。
2、券商|据新华网,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同日证监会同意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20家公司开展互换便利操作。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人民币,证监会要求相关机构加强合规风控管理,主动配合做好这项业务,发挥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目前,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夏基金等头部券商及基金公司均已纷纷表态将积极参与。
点评:方正证券认为,一方面互换便利融资资金仅可投向资本市场,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情绪;另一方面帮助非银机构盘活存量资产、缓解流动性压力,对于券商而言,基于互换便利开展自营投资、做市交易的风控指标计算优化,有助于风控指标偏紧的头部券商提升投资杠杆、增厚投资收益。
3、高股息|据上证报,10月20日,中国石化、招商蛇口、中国外运、中远海能、中远海发、招商轮船、东芯股份、玲珑轮胎、招商港口、兆易创新、嘉化能源、中远海特、威迈斯、山鹰国际、中远海控、广电计量、牧原股份、力诺特玻、福赛科技、迈为股份、温氏股份、阳光电源、通裕重工等至少23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或大股东将使用银行专用贷款资金用于股票回购或增持,标志着首批贷款回购增持在A股市场正式落地,合计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接近115亿元。
点评:媒体指出,就在10月1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政策工具已组建专班,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文件正式发布实施。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中信证券认为,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直接利好红利股。近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仅在2%左右,金融机构融资后可通过投资红利股,获得股息率超过质押融资利率部分的净现金流收益。上市公司回购和主要股东增持也是类似的逻辑,将为高股息标的带来增量资金。
4、绿电、环保|据北京日报,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项目资金监管,定期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跟踪资金拨付情况,完善工程价款结算制度,加强政府采购支付监管。
点评:华创证券认为,环保和绿电是应收账款拖欠的情况较为严重的行业。环保公司的项目有很多以PPP模式展开,由于近年来地方债务压力加大,企业积累了较多的应收账款拖欠。绿电企业也面临风光电站补贴电价无法顺利收回的问题,同样积累了较多的应收账款。随着地方债务化解,应收账款有望逐步解决,改善相关企业现金流。
5、物流| 据中国政府网,10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关举措。会议指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改革,实质上是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要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点评:媒体报道指出,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关乎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在统一的物流标准框架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能够实现高效协同,共同改进整体物流系统效率,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率。
6、数据要素| 据央视,近日,国家数据局就《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行动计划提出,以建设可信可管、互联互通、价值共创的数据空间为重点,分类施策推进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运营。到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技术体系、生态体系、安全体系等取得突破,基本建成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
点评:媒体报道指出,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通过建设可信数据空间,中国正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在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的有效利用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未来数据空间将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7、光伏|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称,光伏组件是需要稳定运行20-25年的产品,相比价格,质量才是最关键的考量因素,0.68元/W的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呼吁制造企业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低于成本的投标只会带来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最终不利于项目的长期与稳定运行。招标方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
点评:机构研报认为,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光伏产业经历了二三线企业退出、跨界企业退出和头部企业整合后,落后产能正逐步被淘汰。目前,供给侧洗牌已进入中后期,预计随着终端需求的释放,产业链盈利将逐步恢复。在业内看来,当前,保持技术领先和实施全球化市场布局是确保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基础。面对市场波动和技术迭代的双重挑战,光伏企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和全球化布局等策略,在“内卷”中厮杀出一条“血路”。
8、汽车芯片|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组织召开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质量强链”交流推进会。会上,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1.0版正式发布,是我国在汽车芯片领域构建自主质量标准体系的首个权威性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汽车芯片质量认证体系的空白,也为未来产业链的高效协作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评:媒体分析指出,汽车芯片作为实现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安全化、环保化的关键核心元器件,其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将推动产业不断发展。中国高度重视汽车芯片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完善。全球及中国汽车芯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的扩大。
宏观、行业新闻
1、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关举措,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草案)》。
2、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
4、国家数据局就《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
5、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国际咨询委员会2024年会议。
6、中证协发布《关于修改〈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的决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基金总规模最近两个季度应均为10亿元(含)以上,且近三年管理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至少有一只存续期达到两年(含)以上。
7、世界智能网联车大会:到“十五五”末,北京亦庄汽车产业集群规模争取突破4000亿;北京正推动自动驾驶条例立法,明年或发布。北汽新能源:预计到2026年以后量产应用L4以上的无人驾驶系统。北京将围绕四环至六环之间扩大高级别自动驾驶范围。
8、预告:国新办就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情况举行发布会。
9、苏州推进低空起降设施建设,已建成投用102个起降场。苏州发布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试行办法,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10、前三季度北京接待入境游客271.9万人次,同比增长207.8%。
11、上海:确保到年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比例不低于90%。
13、普京:俄方将继续加强对华出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努力扩大农业方面的合作。
14、儿基会:苏丹约310万人面临感染霍乱风险。世卫组织参与管理的全球霍乱口服疫苗库存见底。
15、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组件低于0.68元/W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16、加拿大政府允许企业申请减免对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铝制品等加征的关税。
17、宁波航交所:美东航线运价跌幅扩大,印巴航线运价暴涨近八成。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