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情
黄白线背离,沪强深弱的一天。
题材方面,中字头开盘走强,北交所的
中纺标30CM涨停, 中船汉光、 中国电研双双20CM涨停, 中船应急涨超13%,十余股涨停; 银行板块持续大涨,
西安银行、 中信银行、 中国银行先后涨停, 农业银行、 民生银行、 工商银行、 浙商银行等集体大涨; 临近上午收盘前,AI概念出现局部回流,
科大讯飞、 天娱数科、 鸿博股份先后涨停, 捷成股份、 视觉中国、 新华网、 昆仑万维等走强; 互联网医疗午后大涨,
久远银海2连板, 朗玛信息(20CM)、 国新健康先后涨停, 万达信息、 安必平涨超11%; 此外,券商、造船、高速公路、航天、教育、数据要素等均有局部强势表现,旅游、餐饮、民航、医药等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涨1.81%、0.4%、0.25%,两市超2800股上涨,1900余股下跌,沪指盘中涨超3400点。
2、银行
经过了上周五冲高回落后,今日金融板块以银行为首卷土重来。
西安银行、 中信银行、 中国银行先后涨停, 农业银行、 民生银行、 工商银行、 浙商银行等集体大涨;
中国银河一度涨停, 中银证券、 信达证券、 光大证券、 招商证券等涨幅居前。
截至收盘,银行、券商分别涨超4%、1.82%。
盘后看到某分析师称,
中国银行的每次涨停,往往对应着牛市主升段的初期……
而
今天盘中我还看到一份某券商用四句话对银行表达观点:银行三重奏,一轮接一轮;经济小修复,银行大重估;先涨中特估,后涨中小行;把我三组合,稳稳的幸福。
呃……满嘴顺口溜,你想要考研啊?
3、中特估
伴随AI连续局部降温后,中特估却愈演愈烈。
中船科技9天5板累计涨超87%, 中国出版10天7板涨超88%; 北交所的
中纺标30CM涨停, 中船汉光、 中国电研双双20CM涨停, 中船应急涨超13%;
中国外运、 中国银行、 中信银行、 中钢国际、 中油资本、 中船科技、 中国动力、 中视传媒、 中船防务、 中国海诚、 中远海科、 中信金属纷纷涨停。
中字头、央企改革个分别大涨超3.38%、2.4%。
顾名思义,“中特估”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简称。
2022年在11月举行的
2023年3月3日,国资委会议又强调,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另外,今天的消息面上,上交所拟于5月11日举办“发现央企投资价值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业务交流会暨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宣介会。会议主旨为进一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引导央企投资价值发现,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
随着中字头大部分公司一季报业绩亮眼+分红率有所提升,在加之各大券商各种覆盖助力,“中特估”概念就这么风风火火起来了。
中特估其实和AI+挺像的,都是一个大概念可以搭配一堆小概念,一边是跨境电商、教育、传媒、游戏、大模型等等;一边是一带一路、银行、基建、船舶等。
中特估+AI,好像几乎可以覆盖A股大部分概念了!
4、晶合集成
上周五首日登陆科创板的晶合集成大幅高开超15%,但开盘后快速杀跌跳水至平盘。
此后晶合集成在发行价这触发了绿鞋机制,当天午后走势仿佛如同停牌直线了一般。
今日开盘,晶合集成平开走直线,依靠绿鞋机制支撑股价。
随着开盘价的托单逐渐减少,涌现出几笔大单将其快速砸穿,于是晶合集成股价开始溃不成军的下跌跳水。
晶合集成早盘一度跌超7%,此后小幅修复收跌4%。
翻了一下它上市前发布的公告,承担绿鞋操作的
晶合集成也给了股民一个忠告,不是有绿鞋机制的都能“至少不亏”,这机制也是有金额限制的。
毕竟不是所有有绿鞋机制的新股都是
5、特发信息
公司在今天的互动平台中解释到,此次立案调查,主要是因为公司子公司特发东智原股东陈传荣涉嫌对公司的合同诈骗,致使公司2015年度至2020年度财务报表会计差错更正。
在市场表现方面,
另外,
如果上周五最后一天离场倒是可以幸运的躲过一劫,而留下来等转股的相比正股也不算太亏,只算今天的行情转股价值96元明天还未必能卖出去,按照强赎价格100.76元也就亏损6%。
记得当时还是顶着“联合华为建设鹏城云脑二期”的算力概念,一度风头正劲。
没想到一段时间没关注,居然已经跌成这个鬼样子……吹概念果然还是要冷静,认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