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刚刚发布的GPT-4,又把人工智能热度直接往上推了一把,百度文言一心也将于16日正式发布。
A股方面,
但同时,ChatGPT的发展也面临着瓶颈:它只有过去开源的互联网数据,而无法解决未来数据来源更加丰富以及用户个性化的问题。
比如,问ChatGPT一个问题,如何检索文献?这对GPT就是个难题,因为文献不对它开放,你的算法再牛你拿不到文献的数据就做不到文献检索。
所以其认为,未来科技行业的问题或者是AI的问题不在于AI本身,而在于第一步——数据来源。如果数据受到限制,就会导致AI在未来会被缚住手脚。
那数据来自哪里?
物联网是未来数据来源的最重要场景之一
其认为,数据背后的重要词叫“场景”,由场景打造数据,从场景出来到场景中去,源源不断的获取数据,源源不断的输出数据。
那场景怎么打造?赵晓光认为未来的场景主要在两部分:
ToC端,由元宇宙和Web3.0的底层数据开放打造的ToC端的场景,构建整个场景不断提供数据,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ToB端,就是物联网。由物联网带动的对各行各业的深度信息化,形成各行各业的数据,同时场景得到的数据又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各行各业的应用又产生了场景,又反向地增强数据来源,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它的结果,不断地去循环往复。最终,数据即财富、数据即算法、数据即场景、数据即应用、数据即颠覆。
其指出,除了通讯设备、光模块、运营商、芯片商这些与算力和通讯相关的部分,扎根于各行各业信息化和物联网的公司是广泛受益的,他们才是数据革命的生力军和有源之水。
赵晓光还提到,过去20多年中国是每隔5年一轮牛市,1999年的5.19,2004年的五朵金花,2009年的4万亿,2014年的互联网和并购,2019年的科创板。
如果说2024年前后牛市可能是什么,其表示结论比较清楚,其中一条主线就是:由AI、物联网、元宇宙带动的这一轮科技行业的新的浪潮重新定义C端和B端,重新提升C端和B端。
产业重磅新品发布
上个月末,
据Counterpoint此前预测,2024年5GRedCap模组问世,到2027年RedCap开始规模化应用,
资料显示,RedCap
打个比方的话,5GRedCap就像是一辆经济型轿车,而普通的5G就像是一辆豪华跑车。经济型轿车虽然没有豪华跑车那么快速和昂贵,但它也能满足大多数人出行的需求,并且更加节能和实惠。同样,5GRedCap虽然没有普通5G那么高性能和高成本,但它也能满足大多数中等需求的应用场景,并且更加省电和便宜。
其同时表示,应用场景方面,短期看,RedCap应用聚焦工业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和穿戴设备三大场景,同时RedCap的测试验证也朝着智能网联汽车、电力配电用电等其他场景寻求突破。
物联网相关产业链
据
感知层主要涉及硬件与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上游,网络通信模块上游承接通信芯片等硬件设备,下游嵌入物联网设备,属于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平台层属于产业链中游环节,应用层属于产业链下游环节,可细分为ToB、ToC和ToG应用。
具体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占比均处于35%左右,贡献附加值较大;位于底层的感知层拥有种类众多的元器件,产业价值占20%左右。
据Juniper Research预测,受医疗保健和智慧城市领域推动,到2026年,5G物联网连接将从今年的1700万激增至1.16亿。医疗保健和智能城市基础设施的部署将在未来三年占到兼容物联网设备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