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题前瞻
1、数据安全丨据报道,北京市目录链2.0已经上线,目前北京市80余个部门的市级数据目录、16个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级数据目录,以及民生、金融等领域10余家社会机构的数据目录全部“上链”,这是我国首个超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安全性方面,目录链2.0的框架体系、技术架构及核心组件全部自主研发,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技术,保障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点评:数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
相关公司:
2、特高压丨国家电网公司董事辛保安近日表示,国网公司还是要加大投资,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2023年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点评:由于电网重大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用工人员多等特点,可有力带动电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企业发展,有望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
相关公司:
3、银行丨
点评:湘财证券认为,2022年银行股表现不佳的原因包括房地产资产风险加速暴露与信贷需求不足导致的息差下行,体现了对不良资产侵蚀净资产以及盈利能力下降的担忧。展望2023年,信贷增长将保持稳健,贷款需求有望改善,宽信用传导更加顺畅,促进贷款结构优化;稳楼市政策更加直接有效,房地产资产风险趋向收敛。
4、生物蛋白丨据报道,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蛋白设计与智造创新团队与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开发了一种利用玉米秸秆高效生物合成人造淀粉和单细胞蛋白的新技术,进一步降低了人造淀粉的生产成本,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点评: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气候变化将使人类面临粮食安全的巨大挑战。将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转化为人造粮食则是缓解粮食危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合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打破自然合成路径,创建高效人工生物合成体系成为可能。
相关公司:
5、环保 | 国新办12日就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和机制创新,多措并举加强投入保障,全面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二是积极利用金融扶持政策。三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2025年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达到75%。
点评: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成效还不稳固,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党的二十大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关公司:
6、抽水蓄能| 据报道,1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辛保安表示,2023年计划再开工建设5座抽水蓄能电站,投运4座抽水蓄能电站,届时国家电网公司运行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将达到3800万千瓦,是三峡总装机的1.6倍,2023年公司将加大投资,相关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机构称,抽水蓄能或将重新驶入发展快车道,有望拉动千亿规模的抽蓄机组设备投资,机组设备制造商有望充分受益。
相关公司:
行业宏观新闻:
1、国资委: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2、商务部:202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规模将再创新高。
3、浙江:今年GDP目标增长5%以上,对平台经济精准制定支持政策。
4、中汽协: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同比增90.7%。
5、中汽协:2023年新能源汽车价格将趋于平稳,产量较高的企业甚至会降价。
6、浙江开启“千项万亿”工程涉及九大领域。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